招商加盟
您的位置:首页 > 展览资讯

“当代意象”:一份来自人物画的呈现

发布时间:2018-11-30 来源:中国艺术报

摘要: 近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的“当代意象——中国写意人物画研究创作展” ,虽然展期不长,但从当代写意实践文本的角度,给出了一份来自人物画的呈现。

原标题:“当代”有古今“意象”无短长


“当代意象”:一份来自人物画的呈现


对于“写意” ,如何“写” 、写什么样的“意”都是当代美术界需要探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关乎如何理解古代的绘画史和如何处理近现代以来的美术传统,也将为当代中国写意精神的抒写提供研究文本。近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的“当代意象——中国写意人物画研究创作展” ,虽然展期不长,但从当代写意实践文本的角度,给出了一份来自人物画的呈现。


关于展览题目“当代意象” ,学术主持王鲁湘认为其中的“当代”指涉观念解放和文化多元,而在“当代”这样开放的良好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富有“智性”的创作,则是本次展览希望展示的一种“意象” 。


展览集结了韩羽、李世南、王迎春、郭全忠、赵奇、田黎明、张立柱、梁占岩、李孝萱、袁武、周京新、刘庆和、李晓柱当代13位各有面貌的人物画家的“当代意象” ,其展场如同提供心灵切片的实验室:观众得以体会画中人的经验;画家从中观察笔墨生态的生成;理论家也许还嗅到一种时代审美。而所有置身于展览现场的人都会被一种时空感包围,这不仅由于参展艺术家覆盖老中青三代,年龄跨度最大至32岁,还因为每位画家从不同的生命轨迹土壤中生长出不一样的笔墨面貌,共同构成了“当代意象”的展览景观。


王鲁湘将此次参展画家定位为“伴随着改革开放一同走过来且至少有20年以上水墨人物画创作经历的画家” 。由于其创作经验丰富又各有来路,梳理他们的笔墨形态,以观察人物画在发展过程中的时代取舍就成为了可能。王鲁湘认为,展览让观者看到了从“精神意象”到“笔墨形态”的时代演变。画家们在感受时代气息、表现社会生活的时候,更加尊重来自内心的感受。由时代所造就的集体人格虽然还在影响甚至左右某些画家认知世界的方式,但更多的画家还是在努力挣脱羁绊与樊笼,回到人性,回到生活,回到自我。他们对历史、对现实不再只有简单地歌颂和粗暴地批判,更多地在观察,在自省。


这些参展人物画家的作品面貌各有不同,但断不是近现代之前的写意人物画,也不是刚引入西方素描的写实水墨人物画,而内隐一种审慎的选择倾向。说审慎,是因为不论古今、不管中西,画家对手法的选择都开始从画家个人身上找连接,正如批评家贾方舟所言,“慢慢演变到符合自己的性情” 。这种画家朝向自身的转向,不是对传统画家理想“出世”的复归,而是尝试对自身、对时代、对传统做出的复合回应。用画面解决他们亲身遇到的问题,是他们“当代”的地方,正如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徐虹所说,和当下产生联系才是“当代”之在场。除了创作,“当代意象”的提法还呈现出了一种当下的关注指向,关于中国画创作的理论构建:包括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所说的“我们的作品是否能提供得以连接全球化的语序? ”以及美术理论家杨卫所谈到的“意象”在今天何以成为问题?


“意象”作为一种画家面貌呈现的状态,是无长短的;我们说“当代”有古今,是因为对于创作者来说,从来没有满足过才该是最理想的状态。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万能发帖软件 www.teamczyx.com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